西藥由化學成分組成,因此廢棄藥品需回收,但中藥來自天然動、植物或礦物,也該回收嗎?
因有些西藥含荷爾蒙或抗生素,隨意棄置可能破壞環境或污染生態鏈,民眾逐漸建立西藥回收概念。
但多數人認為,中藥出自天然的動、植物或礦物,比照廚餘或垃圾直接丟棄即可。
中藥也該回收嗎?
含皂苷藥材 對魚類恐具毒性
目前對於中藥是否應回收,專家看法不一。
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王靜瓊說,民眾常用作藥膳食補的藥食兩用中藥材或煎煮水藥後剩下的藥渣,幾乎都是植物類,可以當成果菜類廚餘回收,不像西藥由許多化學成分組成,許多中醫師平常也會將煎藥後留下的中藥渣直接倒在自家花圃,做天然堆肥。
「除非有些劇毒性藥材,例如附子或半夏,可能就不適合直接丟到廚餘,」或是有些人對科學中藥粉添加賦形劑有疑慮、從國外帶回來路不明或混摻西藥的中藥,才較需要考慮回收,王靜瓊補充。
不過,中醫藥界有人持不同看法。
「其實中、西藥都是藥,應該都要回收,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前臨床藥師蔡伊倫說。
蔡伊倫指出,雖然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大規模研究證實棄置中藥會污染環境,但以往有動物試驗發現,人參、遠志和桔梗等藥材含有皂苷,雖然對人體是藥效來源,對魚類等動物卻可能具有毒性。
蔡伊倫對直接將藥渣做廚餘堆肥也持保留態度。「儘管藥渣的有效成分在煎煮過程中減少,但不保證毒性完全消失,」他以審慎態度評估,如果要做中藥渣堆肥,建議還是送到專門單位處理、發酵後再使用會比較妥當。
另外,有些用來泡腳、薰蒸患部的外用藥洗,蔡伊倫建議最好統一回收。
因為藥洗裡經常用到含烏頭類生物鹼的中藥材,例如生川烏、生草烏或製附子等,「雖然這些有毒成分在藥材炮製加工的過程已減低許多,但若大量未經妥善處理,流入河川或被動物攝食,最後隨著生態鏈回到人身上,可能仍具有潛在風險。」
即使「衛生福利部全國醫療廢棄物處理網」及「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」都訂有廢植物性中藥渣相關處理方式,可惜相關規定只針對藥廠這類大量生產藥品的機構,其他廢棄中藥如何處理則不得而知。
「其實中藥從產地栽培到剩餘的廢棄藥渣,每一環節若都能顧及自然環境,便能形成良性循環,」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美玲認為。
國外也有學術單位投入研究,將中藥渣處理後二次利用。
例如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中心從2013年與東華三院合作,將廣華醫院回收的中藥渣加入木糠和廚餘,製成環保堆肥,不僅沒有異味、可抗菌,還能有效縮短堆肥腐熟週期,讓植物生長得更好。
台灣的科學中藥大廠如科達、順天堂也將製成科學中藥後的藥渣分送給農民,發酵處理成堆肥。
預防環境污染,從自行回收做起
至於一般民眾如果想自發回收中藥,可詢問縣市政府衛生局,嘉義市社區中西藥局藥師商錦文說,例如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與社區藥局合作設立藥品回收站,民眾可先去除藥包和藥罐,初步將同一類劑型集中在夾鏈袋,再交給回收站的藥師,之後回收站統一委託專業處理單位焚化。
蔡伊倫也說,從2010年起,台北市政府衛生局、環保局、台北市藥師公會和台北市藥劑生公會等合作辦理「台北市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」計劃,民眾若對回收中、西藥品有疑問,可諮詢這些單位。
有些醫療機構也提供民眾回收中藥,例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從2011年至今持續推廣回收廢棄藥品。
即使當前國內外並沒有強制要求回收中藥品,不過,蔡伊倫說,在現今強調環保與預防污染的觀念下,如果民眾無法確定中藥是否對環境造成污染,建議從自身審慎回收做起,將危害環境的因子降至最低。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0326&fullpage=true